库存商品应归属哪个会计科目?
大家好,库存商品应归属哪个会计科目?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库存商品应归属哪个会计科目?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库存商品包含哪些会计科目
库存商品主要包含的会计科目有: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原材料、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
库存商品是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库存商品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材料、工具、模具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企业(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原材料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应付账款科目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应付账款,一般应在与所购买物资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或者所购买的劳务已经接受时确认。
预付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在日常核算中,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账,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对购货企业来说,预付账款是一项流动资产。预付账款一般包括预付的货款、预付的购货定金。施工企业的预付账款主要包括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等。
这些会计科目共同构成了库存商品的完整会计核算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成本核算,再到库存商品入库和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记录和核算。
库存商品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库存商品”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记录库存商品的增加,贷方记录库存商品的减少。库存商品属于存货,外购入库账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库存商品,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记录库存商品的增加,贷方记录库存商品的减少。“库存商品”主要用来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以及结存情况。通过“库存商品”核算的入库商品主要包括外购入库商品以及自制产成品。
企业外购商品,按照商品成本进行初始入账,商品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比如进口关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不得抵扣的增值税等),运输费,装卸费以及商品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外购商品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企业自制产成品,需将该批产成品的生产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企业对外销售商品,确认销售收入,结转成本,将“库存商品”从贷方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销售商品,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拓展知识:
实务中,企业没销售一笔商品,并非确认收入时,直接结转成本,需要结合企业的商品计方法确定,若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或“个别计价法”可以做到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成本。
若企业采用“加权平均法”作为商品计价方法,或商贸企业采用“买利率法”或“售价金额核算法”则平时不结转成本,月末一次性结转当月的销售成本。
期末,库存商品以原值扣除相应的跌价准备后的金额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下。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