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今天周边号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问何为审计工作底稿,它可以以哪些形式呈现
请问何为审计工作底稿,它可以以哪些形式呈现?介绍如下:
审计工作底稿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纸质和电子的两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但两种介质均需保存。即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若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对于审计工作底稿也至少保存10年。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实现下列目的:
1、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便于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对取得的审计证据和得出的审计结论进行有效复核和评价。
2、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因执业质量而涉及诉讼或有关监管机构进行执业质量检查时,审计工作底稿能够提供证据,证明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底稿的类别
审计工作底稿一般分为综合类工作底稿、业务类工作底稿和备查类工作底稿。
综合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业务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施阶段执行具体审计程序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备查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仅具有备查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
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繁简程度的因素
审计工作底稿的繁简程度与以下基本因素相关:
(一)审计约定事项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二)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审计约定事项的复杂程度;
(三)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四)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合法、完整;
(五)是否有必要对业务助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特别指导、监督和检查;
(六)审计意见类型。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每张审计工作底稿都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接受审计的单位或项目的具体名称。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客体。
2.审计项目名称,即审计事项,一般是指实施审计手续的对象的名称或某一财务报表项目名称。如XXX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会计账目,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内容,
3.会计期间或截止日,即审计内容所属会计期间或会计时点,目的在于明确审计范围。
4.审计过程记录,包括实施审计手续的记录,审计测试记录,审计人员的判断、评价、处理意见和建议,以及审计组讨论的记录和审计复核记录等。目的在于记载审计人员所实施审计手续的性质、范围及过程等内容。
5.审计事项结论,即经过审计,审计人员对该审计事项所作的结论或评价结果,目的在于记录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为支持审计报告和意见提供依据。
6.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即实施该项目审计并记录审计工作结果的审计人员姓名及编制该工作底稿的时间,目的在于明确工作职责,以便检查者、使用者了解谁可以对该工作底稿提供详细的解释。
7.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即负责检查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人员实施复核后的签名及实施复核的时间,目的在于明确复核责任,便于查询。
8.索引号及页次,即审计人员根据一定规则统一规定的各审计事项的编号和本页工作底稿属于该审计事项的第几页的页次,目的在于方便存取使用,便于日后参考。
9.标识,即审计符号,是审计人员用以表达各种审叶含义的书面符号,目的是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和方便阅读。
10.其他应说明的事项,即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需要,认为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上予以记录的其他相关事项。
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