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错报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今天是为大家分享一下重大错报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的一些困惑,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有哪些表现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形有重大经营风险;薄弱的控制环境;频繁更换关键岗位人员;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缺陷;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舞弊风险;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虑。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考虑因素有风险的性质;错报的规模;发生的可能性。
拓展资料: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评估识别出的风险,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2、重大错报风险可分为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也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是哪种层次的,通常被审计单位存在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况更为严重,当错报是广泛时审计人员甚至可能不会接受委托。
3、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
4、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比如审计人员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在今年流失了重要的客户,而该公司80%的收入均来自于与该客户的交易,但今年的营业收入与往年相比变化并不明显,这时被审计单位发生的错报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
重大错报风险包括
重大错报风险包括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包括( BC)B.固有风险 C.控制风险
A.审计风险
B.固有风险
C.控制风险
D.检查风险
E.诉讼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并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存在。
重大错报风险不受注册会计师的控制,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来正确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分别采取应对措施。
重大错报风险的两个层次
重大错报风险包含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两个层次。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属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相互关系
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加以考查:
1、从定量的角度看,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如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两者是反向变动的。
2、从定性的角度看,审计风险(可接受)既定的情况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为应对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尽量将检查风险降低,以便将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关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