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阅读完,希望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什么原则
1、风险导向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需要评价的重点业务单元、重要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
内部控制审计地首要步骤就是了解组织的内部控制,但是在之后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时,并非是对所了解的内容进行同等程度的评价,应根据风险评估地结果,分层次进行优先顺序、主次顺序评价。
2、一致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采用统一可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3、公允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事实为依据,评价结果应当有适当的证据支持。
4、独立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确定及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应当保持相应的独立性。
5、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适当的成本实现科学有效的评价。评价内部控制时,应该根据行为所带来的收益以及不行为所带来的成本之间进行衡量,以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
6、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选择的指标要尽量能涵盖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系统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力求科学、系统、准确地反映公司内部控制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扩展资料:
组织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可分为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活动、编制评价报告三个程序。其中制定评价方案,主要是根据组织整体控制目标,明确评价的目的、范围、标准、方法、进度安排等内容,并报组织相关人员审批。
实施评价活动是指根据经过审批的评价方案,通过适当的方法收集、确认、分析相关信息,按照确定的评价方法对所评价的内容进行测试与评价,并且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证据予以支持评价结果的过程。
编制评价报告是指内审人员根据评价结果和经核实的证据,确认内部控制评价缺陷,出具评价结论,编制评价报告,并报送组织相关人员审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有哪些
要界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先得界定指标。指标是什么,基本的解释是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或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组成,体现了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的特点。照此理解,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就是衡量内部控制目标的单位或方法或预期中打算达到的指数、规格、标准。照此生搬硬套也难以理解内部控制指标到底是什么。不过内部控制评价就是要对有效性进行评价,这点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科学地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选择科学的指标体系是整个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核心和评价目标实现的关键。理论上讲,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设计出用于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各项指标的名称、内容、标准、权重等。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要与关键控制点一一对应。评价者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内部控制五要素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不同作用分别赋予其不同的权重。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体系内的指标有哪些。这一工作说必须严格遵循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这么说是相对简单的事,也是没有问题的,但要确定到底哪些指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许正因如此,实际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时,通常针对实体的具体情况把评价指标设计成一系列问题,根据问题的答案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程度。也有把内部控制内容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还有把关键控制点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等等来进行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这确实是简单易行,但问题、内容、关键控制点终究不可能是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问题回答问题的指标。理论界指出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格外关注措施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的选择问题。措施性指标(先行指标)是指与各种控制手段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如岗位轮换、岗位分离、审批、检查、记录等;而结果性指标(滞后指标)是指针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制定的评价指标,如货款回收率、逾期欠款等。在评价指标的设计过程中,应将措施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结合使用,同时注意以下几点:以措施性指标为主,特别是要注重与关键控制手段对应的指标,因为对控制手段的评价将直接有利于内部控制系统的改进;结果性指标应配合措施性指标来采用,在各个重要环节弥补措施性指标综合性不足的缺陷;对于部分业务环节,很难设置措施性指标的,要重点设计结果型指标,来反映内部控制系统运作的效果。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我国监管部门曾设想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业务流程指标、管理流程指标和辅助指标三部分构成。业务流程指标主要包括货币资金、采购销售、成本费用、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高风险业务的内部控制。管理流程指标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风险应急机制、授权体系、计算机系统、信息交流反馈等。辅助指标评价包括企业经济性质、经营理念、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等因素。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天恒认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包括基本指标、辅助指标、选择指标。其中,基本指标又分为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及健全比率、内部控制建立的科学性及科学比率、内部控制建立的有效性及有效比率、内部控制建立的遵循性及遵循比率;辅助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控制、实物资产控制、对外投资控制、工程项目控制、采购和付款控制、筹资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等;选择指标包括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企业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企业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等。这套指标的设计明显受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的影响,虽在企业中一度被广泛采用,但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了。根据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和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内部控制评价就是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如何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简单而言,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就是内部控制有效率,可简单分为内部控制设计有效率和内部控制执行有效率。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其具体内容设计具体的有效率指标。
关于本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