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减值损失算哪类会计科目?
大家好,信用减值损失算哪类会计科目?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信用减值损失算哪类会计科目?的知识,下面我们开始吧!
信用减值损失对应的会计科目都有哪些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什么会计科目?附会计分录
对于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可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信用减值损失属于哪类会计科目?会计分录怎么做?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哪类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
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的一种,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应为零。它具体包括:
①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②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③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④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信用减值损失会计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
收回已确认坏账并转销应收款项
撤销坏账
借:应收账款等
贷:坏账准备
收回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是用于计算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预期信用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损失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它与资产减值损失反映的情况一致,只是对应的事项不同.应收款项减值对应信用减值损失,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减值对应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和坏账准备的区别是什么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属于资产类科目,是备抵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数据,是应收账款账面金额减去坏账准备后的余额.
不同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叫法不同,应收账款类资产的减值准备称为坏账准备,也只有在计提应收账款类的减值准备的时候,两者有联系: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转回的时候,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之后,计提坏账准备的时候使用的是资产减值损失这一科目,2019年开始使用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大家在工作和考试中不要弄错.
资产减值损失与信用减值损失区别
应收账款属于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还是适用资产减值损失核算的.
关于信用减值损失属于什么科目先介绍到这里,在工作中要是用到该科目,除了要知道它会计分录方向外,还要知道它代表的意义.也有很多人会对信用减值损失等会计科目有不一样或是难以理解的地方,建议到时候可以多参考本网内容.
信用减值损失对应的会计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对应的会计科目介绍如下: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采用直接转销法时,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直接冲销应收款项,即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信用减值准备和坏账损失的联系:
不同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叫法不同,应收账款类资产的减值准备称为坏账准备,也只有在计提应收账款类的减值准备的时候,两者有联系: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转回的时候,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之后,计提坏账准备的时候使用的是资产减值损失这一科目。
损益类科目:
会计科目的一种,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应为零。
损益类科目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
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
1、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2、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3、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
4、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而不是当年的损益。因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该科目余额,在期末不能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而应当结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结转后,该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