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何时应开展额外审计?
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如何判断何时应开展额外审计?这个问题,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注册会计师如何判断出具何种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判断出具何种审计报告的类型如下: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发现的错报不重要,包括从性质上不存在舞弊行为或违反法规行为等情况,从金额上汇总错报未超过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发现的错报重要,只是个别重要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个别重要财务报表项目的编制不符合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但财务报表的整体反映仍是公允的。对重大事项的披露不符合要求。虽然未披露事项重要,但只是个别事项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的要求,并不影响财务报表整体的公允反映。审计范围受到局部限制。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错报非常严重,包括性质严重或者金额非常重大,整个财务报表已经不再合法和公允。从性质上看,比如:被审计单位存在串通舞弊的行为,存在走私等违反法规的行为等;从金额上看,汇总错报已经大大超过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致使报表使用者无法正确理解和利用财务报表。
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是由于审计范围受到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的严重限制,不能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1、提升社会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维护国家的社会经济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科学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2、提高社会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从而提升社会上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率。
重大判断可以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吗
一、为什么要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注册会计师必须要做的工作,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内部审计活动有利于其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及其对审计程序的影响。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与评估内部审计工作,利用可信赖的相关部分的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减少其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拟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评价的事项
当被审计单位存在内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内部审计已执行和拟执行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这些工作与注册会计师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相关性,以作为确定能够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域和程度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评价下列事项,确定是否能够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以实现审计目的:
1.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中的地位,以及相关政策和程序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程度。只有内部审计在被审计单位的地位足以支持他们做出客观判断的时候,注册会计师才能考虑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以万达集团的内审部门为例,它是王健林唯一直管的部门,所有的工作都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在万达内部有“民间中纪委”之称,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高完全足以支持他们做出客观的判断。
2.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这里说的胜任能力主要是指专业方面,内审人员的专业不过关,不足以胜任内审工作,那么注册会计师不得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
3.内部审计是否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比如内部审计是否定期举行会议交流讨论,是否有规范的质量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工作采用的方法越规范,其可利用程度越高。
关于本次如何判断何时应开展额外审计?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