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收款后开票的会计处理如何记录?
其实先收款后开票的会计处理如何记录?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先开票后收款会计分录是什么
对于先开票后收款的业务,一般通过应收账款科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进行有关核算,相关会计分录怎么做?
先开票后收款的会计分录
开发票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到现金时:
借:库存现金
贷:应收账款
收到预付款已经开了发票的账务处理
如果预先收到的货款,应记入预收账款科目里的:
1、先做收到的预付账款金额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预收账款
2、再做已经开票时的会计分录,把预付账款冲掉: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什么是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比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贷方登记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借方登记的是销售退回和在期末接转入本年利润的数额,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应收账款的范围是什么?
1、应收账款是因销售活动或提供劳务从而形成的债权,不包括应收职工欠款、应收债务人的利息等其他应收款;
2、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性质债权,不包括长期的债权,如购买长期债券等;
3、应收账款是本公司应收客户的款项,不包括本公司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如投标保证金和租入包装物等保证金。
先收款,后开票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先收款后开票的会计分录涉及两个主要步骤:首先是收到款项时的分录,其次是开具发票时的分录。
详细
在许多商业交易中,尤其是在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之前要求预付款的情况下,公司可能会先收到款项,随后再开具相应的发票。这种情况下,会计分录需要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当公司收到款项时,应记录为预收账款的增加和银行存款的增加。预收账款是一种负债,表示公司已经收到但尚未通过提供服务或交付商品来赚取的资金。银行存款则是资产的增加,反映了公司现金流的增加。例如,如果公司收到客户预付的1000元,那么会计分录可能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0元
*贷:预收账款 1000元
第二步,当公司随后开具发票并提供服务或交付商品时,预收账款将减少,同时营业收入和销项税将增加。营业收入的增加反映了公司通过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而赚取的收入。如果适用销项税,则还需记录税金的增加。继续上述例子,假设公司开具了1000元的发票,并适用10%的销项税,那么会计分录可能如下:
*借:预收账款 1000元
*贷:营业收入 909.09元
*贷:销项税 90.91元
这样,通过两步会计分录,公司准确地记录了先收款后开票交易的经济实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而且有助于保持公司财务记录的清晰和透明。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会计分录可能因公司的会计政策、所在国家的税法规定以及交易的特定条件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会计分录的具体细节。
关于本次先收款后开票的会计处理如何记录?的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