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工资费用如何做会计分录?
今天周边号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月末工资费用如何做会计分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计提工资社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计提工资、社保是会计工作中相对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通过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进行核算,计提工资、社保的会计分录该如何编制?
计提工资、社保的会计分录
1、月末计提时: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2)计提社保(公司承担部分):
借:管理费用——社保费
销售费用——社保费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社保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公司承担部分)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下月交银行,先扣出)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
3、支付社保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公司承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费(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是什么?
应交税费是根据税法规定应上缴的各种税款,是应付账款的一种,主要包括应该交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借方登记已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其他应付款包括什么?
其他应付款包括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的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无形资产的租金、应付的罚款、滞纳金、违约金等。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如应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期末结转工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在正常的经营状态下,期末都需要结转相应的工资、成本费用等,会计人员在结转员工工资时,相关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结转期末工资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结转相关收入及成本的会计分录
1、结转相关成本至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2、结转相关收入至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3、结转费用至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4、结转相关的投资收益至本年利润
净收益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净损失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结转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1、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本年实现的净利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应付职工薪酬是什么?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包括扣还的款项等,贷方登记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的数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关于月末工资费用如何做会计分录?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